
新闻网讯(通讯员杨建、王芊逸)12月11日,“数智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建设高峰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人民网、中新网、抖音集团等媒体代表,党委书记陈继平,党委常委、副院长王志强,相关职能部门、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陈继平致欢迎辞,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学科发展战略和学科体系建设情况,分析了当前媒介生态变革对新闻传播学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期待与会嘉宾在学科战略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建言献策,推动学校新闻传播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志强希望各位专家能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出宝贵意见,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助力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在经验分享环节,湖北大学党委书记谢红星简要介绍了湖北大学学科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在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质量把控等方面全面推进;要有对标意识,重视学科培育,推进资源布局;要注重对外交流,讲好学科故事,打造学科特点;要聚焦质量导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要重视制度设计和服务管理,推动学科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从“谋划”“谋实”“谋势”三个方面分享了该校学科建设的经验。他指出,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强谋划,注重资源整合、优化学科布局、深化内涵建设。他强调,学科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彰显自身特色;建议武汉体育学院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凝练方向、整合资源,培育标志性成果,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在专家研讨环节,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从“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学校定位”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空间;认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有思路,并建议学校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支持该学科高质量发展。针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增强学科主体性;二是强化师资团队建设;三是瞄准主流研究方向;四是打造独具特色的学科品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书记闫岩分享了该院 “大项目、大成果”建设的经验。她表示,学院要举全院之力,做拳头产品;建议通过大项目,统筹学院资源,激发师生教学科研动力,在田野课堂、第二课堂、教学成果奖申报、学术科研工作等方面产出大成果,助力学科建设。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就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展开交流。他指出,学科建设需要扎实的基础与系统化规划;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传播学科;要强化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合作;要注重高质量教学和学术创新,吸引优秀人才,推动学科持续发展。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从学科方向、资源配置和内涵建设三个方面展开交流。他指出,从学科方向层面看,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主流与特色的关系,要坚持主流,凝练特色;从资源配置层面看,要处理好学科与学院的关系,既要注重独立性,又要实现与学院整体发展的协同性;从内涵建设层面看,要处理好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师资培养,提升学术影响力,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表示,新闻传播学科要进一步提升学科影响力,通过与主流学术圈和国际平台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深化合作,提升社会和学术认可度;要持续培育标志性成果,在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要继续加强内部治理,优化行政管理和团队建设,提升执行效率与管理水平。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指出,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他建议,学科建设工作要提前谋划、整体布局,避免资源的重复使用导致发展受限。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淑华建议,新闻传播学院应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布局,将智能传播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她指出,学科声誉在评价中至关重要,可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强化校友资源等方式,打造武体特色的学术品牌,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蔡斐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有特色,重升级;二是入主流,多显示;三是超常规,聚力量;四是倒计时,补短板。他强调,学科建设应注重不断升级,形成高显示度成果,使学科从支流迈向主流;建议整合全校资源,集中支持关键学科和重点方向,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他提出通过“倒计时”的方法精准补短板,明确优势和不足,合理分配任务,聚焦学科薄弱环节,全面推动学科整体质量的提升。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沈明强调,构建学科影响力至关重要,需要通过提升学科层次和质量,确保满足不断更新的申报标准;建议新闻传播学院应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优势,在特色与规范的相互融合中推动新闻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总编辑单学刚指出,体育传播应紧扣体育赛事主线,服务于赛事的宣传推广和城市形象建设;建议新闻传播学院结合体育特色,通过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体育传播报告,提升学术研究影响力。

抖音集团大区执行总裁熊传东结合自身媒体从业经验,分享了与高校合作的思路,并从试点教学合作、内容开发、联合举办体育主题活动、深化科研合作等方面提出合作路径。

会上,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杨会燕对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张德胜回顾了学院学科建设的历程。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相飞汇报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路。
(审核:王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