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罗中原、吴迪)5月23日-25日,教育部首期“人工智能赋能体育类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班”在学校举办,来自全国27所体育类院校及院系的65名骨干教师齐聚江城,共同探索“AI+体育”深度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新路径。

5月23日,培训班开班式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潘高峰在致辞中强调,此次培训是落实教育部“专业+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AI技术与教学融合设计能力、就业前沿趋势研判能力、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育能力等三大核心能力建设,以“AI+体育”的跨界融合破解当前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在新兴领域的岗位适配缺口,为体育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来自人工智能与体育领域的7位专家学者及行业先锋倾囊相授。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汪国有以“AI技术基座与体育创新全景”为题,系统阐释机器学习、NLP技术在体育训练、赛事分析中的应用逻辑,揭示AI如何重塑体育产业价值链。

科大讯飞智慧体育产品线副总经理宋亮现场演示AI智慧体育工具、AI体育考试系统等落地应用,展现AI技术如何提升教学精准度。

武汉梦软科技创始人熊泉浪分享AI体测工具在高校中的实践经验。

武汉专创融合科技研究院院长高泽金以“AI+体育创业生态构建”为主题,通过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金奖案例分析,详解如何利用AI工具挖掘创业场景、生成商业计划书及优化PPT设计。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马昱春教授聚焦“AI重塑教学全流程”,讲述AI重塑教学设计、评价及组织全流程,推动教学范式转型,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长江商学院阿里巴巴数智创新学院负责人童柳康深度剖析了AI驱动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路径。

腾讯公司原产品经理金魁展示了AI如何帮助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参赛者挖掘自身潜力,明确职业定位,助力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培训期间,参训教师还实地走访海创汇武汉创新中心、梦软科技等机构,深度观摩AI技术在智能体育装备研发、智慧场馆运营等领域的产业化落地,并围绕“AI驱动下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主题展开研讨。

5月25日,培训班圆满收官。参训学员代表表示,本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不仅强化了AI工具操作技能与行业前沿认知,更通过智能就业指导、教育数据分析等专项训练,构建起数据驱动的教学能力框架,未来计划将培训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创新,通过搭建智能就业支持系统和数据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数字化时代的职业竞争力。

本次培训以人工智能为杠杆,精准撬动体育类专业师资能力升级,为破解“产教脱节”“技能错配”等就业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未来,体育服务行业就指委将持续深化“政-校-企-研”协同机制,推动AI技术与体育教育场景深度融合,助力高校构建“需求预测-能力培养-精准对接”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为全国体育类毕业生开拓更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审核:和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