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部门

国家级慕课《体育与社会》配套教材编写启动会在学校召开

2025-06-09 08:53 教务处 阅读

新闻网讯(通讯员李琳、周光桢)6月7日,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体育与社会》配套教材编写启动会在学校召开。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出版中心主任范峰,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霞,来自苏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体育学院等全国20所高校的同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体育与社会》配套教材编写启动仪式。

《体育与社会》是我校建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自2019年底上线以来,一直深受用户好评,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目前,全网选课用户超过80万,并经教育部推荐,成功出口东南亚国家。

范峰指出,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支撑,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体育与社会》的定位是一本通识课教材,要用多学科视角解读体育,通过讲好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的体育故事,让广大学生了解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他强调,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把握政治性、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原创性、规范性,详细了解高教社教材编写的规范和基本结构。

徐霞在致辞表示,《体育与社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是连接体育与社会科学的重要通识课程,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批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她指出,教材编写要顺应大势、服务大局,打造课程教材建设新标杆;要精心组织、协同共建,凝聚教材建设强大合力;要目标明确、协同推进,力争实现国家级标志性成果。

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体育与社会》负责人、配套教材主编张德胜教授讲解了教材的编写思路,表示将与会专家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本新时代高质量的原创性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体现跨学科性与综合性、思想性与启发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为推动新时代体育教育改革、培育高素质体育人才作出积极贡献。与会专家聚焦会议主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就《体育与社会》编写方案和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教材的内容框架、编写思路、各章节重点难点内容,为规范、有序推进配套教材编写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审核:徐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461号 邮政编码(P.C):430079 E-mail:wtdzb@whsu.edu.cn 联系电话:027-87191823版权所有:© 武汉体育学院  鄂ICP备16012987

本科生招办:027-87190168、研究生招办:027-87191802、信访电话:027-87193732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8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