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9日,第二十一届华人运动生理与体适能学者学会(SCSEPF)暨学术大会在学校召开。大会以“运动科学理论与应用新进程”为主题,由华人运动生理与体适能学者学会和武汉体育学院主办,运动医学院承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和中国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协办。

12月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东教三报举行。华人运动生理与体适能学者学会会长傅浩坚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华人运动生理与体适能学者学会(SCSEPF)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华人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以及体适能领域的发展,为广大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共谋发展的平台。本次会议将展示运动生理与体适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分享世界顶尖专家的最新观点,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为全球体育学科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校党委常委、副院长朱磊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所有致力于运动生理与体适能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表示诚挚敬意。他表示,多年来,学校依托体育学一流学科优势,兴办运动医学院、智能体育工程学院,推动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工融合、体艺融合发展,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武体智慧、武体力量;希望以此次年会为契机,携手并进,共同探讨运动生理与体适能的未来,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推动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分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等形式,共有来自McMaster University、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体育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56所高等院校共有200余名学者参加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环节,香港浸会大学前副校长傅浩坚教授、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的Prof. Martin Gibala教授以及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的李立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体适能与健康促进、运动干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的生理学研究”“训练和锻炼中生理学监控的应用进展”“运动性疲劳及恢复新手段与新方法”“运动营养及中医药在运动中的应用”“分子与细胞运动生理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共享学术盛宴,畅谈新问题,汇聚新想法,将为推动全球体育科学的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审核:李沙丽)